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朗读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译文

到老才认识了陶渊明,梦中见到的仿佛是他的身影。一觉醒来觉得满腔幽恨,放下酒杯,想唱支歌,开口又停。我佩服你白发归隐面对西风,不堪忍受五斗米折腰宁愿归耕。夏天在北窗前高卧乘凉,秋天在东篱旁自醉自星。你的归隐又更深的意义含在其中,绝不仅只是逸致闲情。

我深信这位先哲并未死去,到今天仍是一身正气,凛然如生。我们虽然相隔古今却心事相同,志在高山流水有知音。即使今后我难免出来做官,但荣华富贵已无味可品。为什么隐居东山的谢安又要出仕?人们都说这是为了世上苍生。

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

渊明:即东晋诗人陶渊明。

参(cēn)差(cī):好像,仿佛。

觉来:醒来。

停觞(shāng)不御:停杯不饮。御:用,进,此处引申为饮。

五斗:五斗米,指微薄的俸禄。

堪:忍受。

凛然:严肃,令人生畏的样子。

吾侪(chái):我辈,我们。

高山流水:喻知音。

直饶:即使。

甚:是。东山:指东晋大臣谢安,曾隐居东山。何事:为什么。

苍生:黎民百姓。

参考资料:

1、谢俊华.辛弃疾全词详注(下册).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808-809

2、杨 忠.辛弃疾词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38-241

3、刘乃昌 编选.辛弃疾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49-151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朗读
()

猜你喜欢

刘崧

对酒不能饮,高人方醉眠。衣裳侵石冷,冠帻挂云偏。

地迥星联户,风澄露满天。冥冥清夜过,惊起问初筵。

()

侬似浮萍漂泊里。不道留侬,到便侬留住。柳絮随风花落处。

为侬又惹閒情绪。

()

树向仙山老,枝经汉水燔。

()
郭印

信马幽寻惯,重阳未及家。

清游贪翠巘,素约负黄花。

()

二马飘飘万里来,玉花萧飒上金台。风生两耳云霄近,电掣双瞳日月开。

渥水虎文连杀气,大宛龙种绝氛埃。将军正欲成勋业,看汝骁腾展骥才。

()

书来远自薄寒山,缭绕洮河出古关。
今日难裁秣陵报,薤歌寥落柳车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