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僧院,捡零笺遗简,多少宾朋泪盈眼。溯承平百四年前,文物衣冠,披长卷依稀如见。
沧桑惊屡换。旧日宣南,燕舞莺歌遍台馆。指点好江山,头白心丹,为祖国尚思奋勉。
待盘薄为公赋新词,把古调幽情,还他戴阮。
洞仙歌 为商承祚教授题龙泉寺捡书图。图为阮芸台嘱戴醇士画,画为程春海理遗著于龙泉寺。近现代。王季思。 斜阳僧院,捡零笺遗简,多少宾朋泪盈眼。溯承平百四年前,文物衣冠,披长卷依稀如见。沧桑惊屡换。旧日宣南,燕舞莺歌遍台馆。指点好江山,头白心丹,为祖国尚思奋勉。待盘薄为公赋新词,把古调幽情,还他戴阮。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
王季思。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木芙蓉 其二。宋代。姜特立。 商气正惨慄,商花忽红芳。有如乍贫妇,犹饰盛时妆。众目惊赏心,所见非所望。此后少朱荣,寂寞橘柚黄。
为王百谷悼亡。明代。徐熥。 不顾房帷十载恩,窃将灵药月中奔。楚台有枕难通梦,汉殿无香可返魂。夜静鸳鸯虚锦帐,昼长鹦鹉唤璚轩。小星三五沉何处,垂老青衫湿泪痕。
江上晚兴有怀金海住先生。清代。吴询。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遥遥湖上山,粼粼沙中石。余霞敛复晴,昏烟淡将夕。天末怀夫君,相思千里隔。秋雁啼凉风,凄凄苇花白。
献姚石甫先生即以赠别 其二。清代。龙启瑞。 未了看山愿,城西住少时。梦犹京阙恋,归为友朋迟。黄叶声中酒,苍葭阁上诗。东瀛一回首,挥涕万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