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古文阅读标准答案及原文译文解析,是由国学启蒙网从海量的中小学考试试题中精选而来,为广大师生和古文爱好者提供标准答案和翻译解析。以下为正文内容。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召,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时相寇准曰:“殊江外人。”帝曰:“张九龄非江外人耶!”后二日,复试诗、赋、论,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
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擢秘书省正字,累官翰林学士,迁左庶子。帝每访以事,率用方寸小纸细书,已答奏,辄并稿封上,帝重其慎密。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权听政,宰相丁谓、枢密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无得见,议遂定。后拜枢密副使。疏论张耆不可为枢密使,忤太后旨,罢知宣州,改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召拜御史中丞,兼三司使。拜参知政事。陕西方用兵,请罢内臣监兵,兼以阵图接诸将,使得应敌为攻守。
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备战斗,又请出宫中长物助边费。凡他司之领财利者,悉罢还度支。悉为施行。
康定中,拜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欲因群材以更治。徙陈州许州,稍复礼部刑部尚书,以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徙河南府,以疾请归京师访医药。逾年,病寝剧,乘舆将往视之,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
殊性刚简,奉养清俭,累典州,吏民颇畏其悁急。善知人,富弼、杨察,皆其婿也。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晚岁笃学不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七岁,能属文
属:写作
B.援笔立成
援:拿
C.忤太后旨
忤:违反
D.尤工诗
工:工整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体现晏殊刚正率直的一组是(
)(3分)
①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
②疏论张耆不可为枢密使
③天下学校兴学自殊始
④请罢内臣监兵,兼以阵图授诸将
⑤凡他司之领财利者,悉罢还度支
⑥以疾请归京师访医药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晏殊小时被誉为神童,并被张知白举荐给朝廷。在廷诗中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受到皇帝的称赞。
B.晏殊行事很谨慎,仁帝即位后,他用“垂帘听政”的办法解决了大臣丁渭和曹利用之间的争端。
C.晏殊很注重向朝廷举荐贤能的人才,当时名士范仲淹、孔道辅等人都是他的门生,并都受到了他的举荐。
D.晏殊在外遭贬期间生病,后来回京治病。这期间仁宗曾亲自探问,但不久晏殊病逝,引起仁宗深深痛惜。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擢秘书省正字,累官翰林学士,迁左庶子。(5分)
(2)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备战斗,又请出宫中长物助边费。(5分)
参考答案
4.D
5.A
6.D
7.(1)宋真宗喜欢他的诚实不欺,待晏殊写完后,宋真宗看了连连称好,提拔他为秘书省正字,后来晏殊做官至翰林学士,又被任命为左庶子。(数,擢,累官各1分,句意2分)(5分)
(2)及时招幕弓箭手进行训练,以作好战斗的准备;晏殊还请求拿出皇宫中多余的物品来充实边防军费。(“及,以,长物”各一分,句意2分)(5分)
【参考译文】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就会写文章。景德(宋真宗年号,公元1004-1007年)初年,张知白到江南任职,安抚各地,晏殊被张 知白以神童的资格推荐给朝廷。晏殊与一千多名进士一起在朝廷上进行廷试,晏殊神采飞扬,毫不怯场,使起笔一挥而就。宋真宗对他非常欣赏,赐他同进士出身。 当时,寇准任宰相,对宋真宗说:“晏殊是江南人,最好不要重用。”宋真宗说:“张九龄不也是江南人吗?”两天后,进士们又复试诗赋和时论,晏殊看罢考题后 上奏说:“这个赋的题目,我曾在私下里练习过,请给我换个题目吧。”宋真宗喜欢他的诚实不欺,待晏殊写完后,宋真宗看了连连称好,提拔他为秘书省正字,后 来晏殊做官至翰林学士,又被任命为左庶子。宋真宗每次询问大臣们国事时,晏殊都用方寸大小的小纸作详细的记录,大臣们回答完毕后,晏殊也做好了记录封上, 宋真宗很器重他这种做事的慎密。
宋仁宗即位后,章献太后暂时代理朝政,宰相丁谓、枢密曹利用都想单独奏见太后,朝臣们对他们二人的要求都不敢做决 定。晏殊建言说:“群臣向太后奏事,太后须垂下帘子听奏,都不许单独面见太后。”于是群臣就按晏殊的建议做了决定。后来,晏殊被任命为枢密副使,他上疏主 张不能让张耆担任枢密使,顶撞了太后的旨意,被贬为宣州知州,又改任应天知府。晏殊延请范仲淹来教授学校的学生。自从五代以来,天下的学校教育都被废弃 了,大兴学校教育就是从晏殊开始提倡的。后来,晏殊被召回京城,任命为御史中丞、兼三司使,又被任命为参知政事。这时,陕西方面正在发生战争,晏殊请求撤 除内臣宦官监军的制度,并把作战地图交给众将领,使得宋军能够便于攻守,应敌致胜;及时招幕弓箭手进行训练,以作好战斗的准备;晏殊还请求拿出皇宫中多余 的物品来充实边防军费;其他部门管理钱财权力,晏殊都收归度支部统一管理。这些建议都得到了施行。
康定(公元1040年)中,晏殊被任命为同平章 事兼枢密使。晏殊平时喜欢结交贤才,当时的知名贤才如范仲淹、孔道辅都出自他的门下。等到晏殊做了宰相,便更加致力于提拔有才能的人,范仲淹、韩琦、富弼 都是在这一时期被提拔到了重要岗位上,这些人都是一时的人才。宋仁宗也励精图治,想依靠这些人才的辅佐开创崭新的局面。晏殊于是又被调任陈州、许州,逐渐 复任礼部、刑部尚书,以观文殿大学士的身份任永兴军知州,又调任河南知府。晏殊以身体有病为由请求回京访医问药。一年后,晏殊的病情加重,宋仁宗打算乘轿 亲往探视,晏殊得知后,派人急速报告仁宗说:“我得的是老病了,已经快要痊愈,不值得陛下为我担心。”不久,晏殊就去世了。宋仁宗虽然亲自前往致奠,但仍 然以没有前来探望晏殊的病情而感到终生遗憾。朝廷追赠晏殊任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
晏殊性情刚正简朴,生活清静节俭,他几次出任地方官,地方的官吏和百姓都很害怕他急躁的性情。晏殊善于识别人才,富弼,杨察都是他的女婿。晏殊的文章丰富华丽,才思不穷,尤其善长写诗,诗风闲雅有情思,晚年仍好学不倦。
二: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后二日,复试诗、赋、论,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
仁宗即位,章献明肃太后奉遗诏权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议遂定。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太后谓东宫旧臣,恩不称,加给事中。预修《真宗实录》。进礼部侍郎,拜枢密副使。上疏论张耆不可为枢密使,忤太后旨。坐从幸玉清昭应宫从者持笏后至,殊怒,以笏撞之折齿,御史弹奏,罢知宣州。数月,改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召拜御史中丞,改资政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兵部侍郎、兼秘书监,为三司使,复为枢密副使,未拜,改参知政事,加尚书左丞。太后谒太庙,有请服衮冕者,太后以问,殊以《周官》后服对。太后崩,以礼部尚书罢知亳州,徙陈州,迁刑部尚书,以本官兼御史中丞,复为三司使。
陕西方用兵,殊请罢内臣监兵,不以阵图授诸将,使得应敌为攻守;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备战斗。又请出宫中长物助边费,凡他司之领财利者,悉罢还度支。悉为施行。康定初,知枢密院事,遂为枢密使。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
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有意,欲因群材以更治,而小人权幸皆不便。殊出欧阳修为河北都转运,谏官奏留,不许。孙甫、蔡襄上言:“宸妃生圣躬为天下主,而殊尝被诏志宸妃墓,没而不言。”又奏论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规利。坐是,降工部尚书、知颖州。然殊以章献太后方临朝,故志不敢斥言;而所役兵,乃辅臣例宣借者,时以谓非殊罪。
徙陈州,又徙许州,稍复礼部、刑部尚书。祀明堂,迁户部,以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徙河南府,迁兵部。以疾,请归京师访医药。既平,复求出守,特留侍经筵,诏五日一与起居,仪从如宰相。逾年,病浸剧,乘舆将往视之。殊即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特罢朝二日,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篆其碑首曰“旧学之碑”。
殊性刚简,奉养清俭。累典州,吏民颇畏其悁急。善知人,富弼、杨察,皆其婿也。殊为宰相兼枢密使,而弼为副使,辞所兼,诏不许,其信遇如此。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晚岁笃学不倦。文集二百四十卷,及删次梁、陈以后名臣述作,为《集选》一百卷。
子知止,为朝请大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献明肃太后奉遗诏权听政——权:权且
B.延范仲淹以教生徒——延:邀请
C.又奏论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规利——规:规范
D.以不视疾为恨——恨:遗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神童荐之——以旌其所为
B.欲因群材以更治——相如因持璧却立
C.宸妃生圣躬为天下主——窃为大王不可取也
D.乃辅臣例宣借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殊七岁便能写文章,参加殿试提笔成文,复试时主动要求更换已做过的试题,因而深得皇帝赞美,这充分表现了晏殊出众的文学才华和诚实的优良品质。
B.晏殊性情暴躁、自恃清高,曾用笏板撞落侍从牙齿,也曾轻视诏令、役使官兵,因而或被免官或被降职,一生坎坷,从中暴露出了古代文人的性格弱点。
C.晏殊任应天府时,兴办学校;太后拜谒太庙,他以《周官》中规定的太后服装应答;陕西作战时,他提出切实有效的军事建议。可见,晏殊具有文才武略。
D.本文写晏殊,除了正面刻画,还侧面烘托。如写晏殊重病时,皇帝将亲临探望,晏殊去世后,皇帝亲自祭奠,罢朝两天,以此突出晏殊在当时的崇高地位。
4.用“/”给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
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
参考答案
1.C
2.D
3.B
4.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5.(1)向太后奏事的大臣,需隔着帘子汇报,使太后在帘子内听政,不能看到他们是谁。
(2)我是老毛病犯了,马上就要好了,不值得让陛下担忧。
【参考译文】
仁宗即位,章献明肃太后遵奉遗诏暂且垂帘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各自想独自参见太后,(对于这件事)朝中没有人敢决定这个建议的。晏殊提出建议说:“向太后奏事的群臣,太后垂帘听取(即可),都不能见(太后的)面。”方案就决定下来。
因为跟着皇帝驾临玉清昭应宫,随从拿着笏板来晚了,晏殊发怒,用笏板打那个人,把人家的牙齿打断了,御史弹劾晏殊,晏殊被罢官做了宣州知府。过了数月,改任应天府,延请范仲淹来教学生。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弃,(重新)兴办学校从晏殊开始。
殊平时喜欢贤能之人,当世知名之人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自他的门下。等到他做了宰相,更加致力于推荐贤能之人,而范仲淹与韩琦、富弼都得到提拔重用,甚至官职做到了台阁,增加了当时的贤能人才。皇帝也下定决心,想凭借这些人才改革政治,可是那些小人权贵觉得没好处。晏殊让欧阳修出京担任河北都转运,谏官上奏说要把欧阳修留在京城任用,皇上没有答应。孙甫、蔡襄上奏说:“宸妃生下皇上做天下君主,可是晏殊曾经受诏命为宸妃墓写墓志铭,却隐瞒没有提到这件事。”又上奏批评晏殊役使官兵建筑出租房来谋求利益。因为这个原因,晏殊被降为工部尚书、颖州知府。可是,(实际上)晏殊是因为章献太后刚刚垂帘听政,所以,墓志铭里不敢提到;而他使用士兵,是当时辅臣例行的公开借用的情况,当时(的人)都因此认为不是晏殊的罪过。
晏殊性情刚正俭朴,生活很简朴。多次管理州县,下属官吏很害怕他的急躁。晏殊善于识别人的品行和才能,富弼、杨察都是他的女婿。晏殊担任宰相兼枢密使,而富弼做副使,晏殊要辞去自己兼任的职务,皇帝下诏不答应,他就是这样被皇帝信任。晏殊文采富丽,使用时滔滔不绝,尤其擅长写诗歌。性情闲静淡雅,很有情思。晚年更爱好学习,不知疲倦。文集二百四十卷,以及选择编辑梁、陈以后著名大臣的著作,编为《集选》一百卷。
本篇内容由国学启蒙网 yebeta.com 为您整理。如果觉得文章对您学习考试有帮助,欢迎把国学启蒙网推荐给更多的古文学习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