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逸的造句举例,经典例句来源于众多的国内外优秀文学作品,是您学习隐逸造句的最佳参考材料。
用“隐逸”造句 第1组1、一切隐逸的目的,我相信都如出一辙:要更安闲、更舒适地生活。蒙田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
3、渔父作为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一个意象,历来为古代文人所喜爱。
4、所以,我们常常称美丽的,隐逸的少女,或隐居山中,鄙视名利权势的大学者为“空谷幽兰”。
5、隐逸于风景如画的山谷之间,法云安缦由茶园、翠竹和绿荫环绕,周边是由七间佛家庙宇组成的朝圣圈。
6、项圣谟爱好隐逸生活,经常以隐居为画题,歌颂田园朴素生活的情景。
7、“吏隐”是李东阳调和其仕宦与隐逸的折衷之举,是其为自己寻找的一身处台阁的“山林”精神家园,折射出了其思想深处“吏”与“隐”的矛盾。
8、但宋代士大夫文人最崇尚的隐逸形态是居官而犹如隐的“吏隐”,并因此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隐逸文化精神。
9、随着古典隐逸别业逐步发展成熟为世俗化的明清私家园林形式,“园林模仿绘画”的观念也成为造园实践中的定规。
10、因此,济世和隐逸思想成为其文化心态结构中起主要作用的两种人生价值取向,并对韦应物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用“隐逸”造句 第2组11、孤山的秀丽景色与城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人们对林逋隐逸的评判。
12、时空的苍茫更加丰盈了一首首至远古而来的吟哦,这朵隐逸之花在岁月的深巷流光溢彩。
13、隐逸最开始是一些有文化修养的人,由于对社会不满对政治不满,而又无力发挥自己的才能济世平乱,于是就采取了一种逃避的处理方法。
14、隐逸思想是元散曲的重要主题之一。
15、一方面以避祸全身,另一方面幻想通过隐逸实现对现实的超越。
16、古代隐逸诗经历了从“招隐”到“寻隐”的转变,唐代名家于“寻隐”诗几均有所作。
17、家猪遇野猪于山林,颇羡其隐逸境界,诉与人相处苦况,且云不日将重返林莽,觅回自由。野猪笑曰:人若不将尔喂饱,绝无气力说此清高话也!黄永玉
18、文人通过咏史组诗的创作,流露出隐逸情结和对贤君能臣的期盼。
19、世有隐逸之民,而无独立之主者,士可以喜适而无忧,君不可以无臣而致治。葛洪
20、第三讨论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与隐逸志意修而骄王公的思想,最后是结论。
用“隐逸”造句 第3组21、渔父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隐逸的形象,历来为画家所喜爱。
22、寒冬腊月,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也悄然离开了;那世人甚爱的牡丹也失去了原来的娇艳;那称为“花之隐逸者也”的菊花也失去了原来的风采;惟有梅不畏严寒的生长在冬季,有着“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美称。
23、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於先君,布仁心於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
24、君子处世,昔人皆以不仁则隐,出处二道对待言之。谓不得于君,则当处而隐逸。性分之乐,一被一此,皆是也。
25、国色天香,乃牡丹之富贵;冰肌玉骨,乃梅萼之清奇。兰为王者之香,菊为隐逸之士。
26、旧社会,有些知识分子很推崇那种岩居穴处、超然物外的隐逸生活。
27、第三部分,主要从神仙传说、发问辩难、高士思想、讽颂结合这四个方面来阐述两汉隐逸意识的表达方式。
28、因此,在园林集会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兰亭集会上,士人共同创制了大量的隐逸诗来表达自我的隐逸思想,改变了隐逸诗个性创制的特征,其诗歌又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29、室名别号产生于东晋之前,盛于明清,其与东晋以前文人隐逸风尚相联系,彰显了文人独立的人格精神。
30、邵雍的城市诗歌赞美城市生活,建构起新的城市意象和安乐、隐逸的都市家园与精神世界。
用“隐逸”造句 第4组31、在人生观与佛道观方面,储光羲在隐逸性质、陶渊明思想的接受、道家思想的接受三个方面相对王维和孟浩然而言是不同的。
32、其诗中最为突出的是他与山人往来,和处士交往的隐逸之乐和自由孤寂之趣。
33、传统的“隐逸”由此逆转为“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
34、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中,为学与为政是统一的,但当不能弘道及要坚持士人气节之时,隐逸就是一种必然选择。
35、在滋生于宋代特定的社会文化土壤的隐逸精神的影响下,宋词形成了清旷、疏放、空淡的一脉审美风貌.
36、菊花在唐各个时代的诗歌中,寓意着文人们的隐逸、怀思、比颂、物趣、益寿、迟暮、孤独、悲情、渴望入世的情怀,反映出了一个唐朝的由生到盛,由盛至衰灭的历史过程。
37、到后来,雨越下越大,从牛毛细雨变成了倾盆大雨,视野之间全是一片水幕,星月隐逸,天地之间黑的吓人。
38、可见其韬晦隐逸,托身为诗人,永矢以茅屋菜羹而告终。
39、有山林隐逸之乐,而不知享者,渔樵也,农圃也,缁黄也;有园亭姬妾之乐,而不能享、不善享者,富商也,大僚也。
40、不觉更是对隐逸宗大长老不分情由,大生怨气。
用“隐逸”造句 第5组41、遥想当年林氏隐逸的生活与心境,觉得这眼前的一树一石,都在向我启示,并嘲笑着现代人过于迫促嚣乱的文明生活!我浸淫在幽默中。
42、比如,明初朝廷曾连续下诏书征召山林隐逸之士,同时又连连摧折儒士名流。
43、朝廷下诏求贤,十数年来各督、抚所举皆门生故吏及业经简在帝心之臣,无一山林隐逸之士,负奇才而励品行,尚气节者终不得上进。
44、康熙十二年癸丑,诏征山林隐逸,有司推荐,辞不赴。
45、九僧的诗大多描写清幽的山林景色和隐逸生活。
46、但因为那幅《桃源隐逸图》虽然已经过了赎当期,但还并不是死当,如果抵押这幅画的人知道这件事情,前来赎当的话,又会是一番麻烦事。
47、此诗颇有陶潜神韵,但并不是纯粹的隐逸之作,对世事,对前程,他的怨怅很深,不过是故作洒脱而己,其所恋者,仍是红尘功名,仍执着于生命的欢欣。
48、中国的文学传统中,很少有真正的隐逸文学,很少有纯粹的文字游戏,即便是最富有形式感的织锦回文诗,都要附丽在表达对丈夫思念的深情中。
49、好一个樵径非遥长寂寥,所抒隐逸情怀清闲淡素,脱尽人间烟火。
50、陈贞慧于顺治十三年卒;冒辟疆在康熙年间,“复以山林隐逸及博学鸿词荐,亦不就”,遂终老于乡里。
用“隐逸”造句 第6组51、正是隐逸后复出,手创联义会,剿灭赤毒人,名满天下的叶孤先生。
52、功成身退,隐逸山林,啸傲风月,逍遥一生。
53、大文豪苏轼书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意态丰腴、结体稳秘、横轻纵重,书法的潇洒奔逸、豪迈不羁与文章的隐逸高蹈、委运乘化相得益彰。
54、此时的赵山月虽然身上还有一股隐逸之气,但是,此刻却显得,凤表龙姿,虎步龙骧,那种威严与气派,有一种天生压制。
55、这张嘉靖年间的王问手卷亦为明代此种山居隐逸画风的见证,此画为一小横卷,赭黄色的绢本上以水墨皴染,气氛古朴静谧、雅逸清凉。
56、于是,古时名人隐逸之士皆有所好,寄自家志趣于草木之中,如松竹梅之流,盖有所托,取其自强不息,铁骨铮铮,傲霜斗雪之意。
57、古往今来,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是田园隐逸生活的重要精神思想。
隐逸[yǐn yì] 隐逸 隐逸,汉语词汇。 隐居不仕,遁匿山林,也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隐居避世。 释义:1、犹隐居;隐遁。2、指隐居之士。
本篇隐逸造句由国学启蒙网 yebeta.com 为您整理。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建议把国学启蒙网推荐给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