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祐,一名天祐,字庆甫”古文阅读标准答案解析及译文解析,是由国学启蒙网从海量的中小学考试试题中精选而来,为广大师生和古文爱好者提供标准答案和翻译解析。以下为正文内容。
陈祐,一名天祐,字庆甫,赵州宁晋人,世业农。祖忠,博究经史,乡党皆尊而师之。祐少好学,家贫,母张氏尝剪发易书使读之,长遂博通经史。时诸王得自辟官属,岁癸丑,穆王府署祐为其府尚书,赐其父母银十铤、锦衣一袭。王既分土于陕、洛,表祐为河南府总管。下车之日,首礼金[注]季名士李国维、杨杲,咨访治道,商议古今,奏免征西军数百家诸税,又上便民二十余事,朝廷皆从之。
世祖即位,分陕、洛为河南西路。中统元年,真除祐为总管。
时州县官以未给俸多贪暴祐独以清慎见称在官八年如始至之日至元二年调官法行改南京路治中适东方大蝗,徐、邳尤甚,责捕至急。祐部民丁数万人至其地,谓左右曰:“捕蝗虑其伤稼也,今蝗虽盛,而谷已熟,不如令早刈之,庶力省而有得。”或以事涉专擅,不可,祐曰:“救民获罪,亦所甘心。”即谕之使散去,两州之民皆赖焉。
三年,朝廷以祐降官无名,乃赐虎符,授嘉议大夫、卫辉路总管。卫当四方之冲,号为难治,祐申明法令,创立孔子庙,修比干墓,且请于朝著于祀典。及去官,民为立碑颂德。
六年,置提刑按察司,首以祐为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朝廷大举伐宋,遣祐签军,山东民多逃匿,闻祐来,皆曰:“陈按察来,必无私。”遂皆出,应期而办。十三年,授南京总管,兼开封府尹。吏多震慑失措,祐因谓曰:“何必若是!前为盗跖,今为颜子,吾以颜子待之;前为颜子,今为盗跖,吾以盗跖待之。”由是吏知修饬,不敢弄法。十四年,迁浙东道宣慰使。时江南初附,军士俘虏温、台民男女数千口,祐悉夺还之。未几,行省榷民商酒税,祐请曰:“兵火之余,伤残之民,宜从宽恤。”不报。
遣祐检覆庆元、台州民田。及还至新昌,值玉山乡盗,仓猝不及为备,遂遇害,年五十六。谥忠定。父老请留葬会稽,不得,乃立祠祀之。祐能诗文,有《节斋集》。
(节选自《元史》卷一百六十八,有删改)
[注] 金,朝代名,曾建都汴京。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时州县官以未给俸/多贪暴/祐独以清慎见/称在官八年如始/至之日/至元二年调官/法行改南京路治中/
B.时州县官以未给/俸多贪暴/祐独以清慎见称/在官八年/如始至之日/至元二年调官/法行改南京路治中/
C.时州县官以未给/俸多贪暴/祐独以清慎见/称在官八年如始/至之日/至元二年/调官法行/改南京路治中/
D.时州县官以未给俸/多贪暴/祐独以清慎见称/在官八年/如始至之日/至元二年/调官法行/改南京路治中/
5.根据《金版教程》P135-137附录的文化常识,请你判定下列文化常识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
B.讳称:古人对“死”的别称,它根据不同身份有不同的说法。如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可称为薨、崩、百岁、千秋、山陵崩等;父母之死可称为见背、孤露、弃养等;佛道徒之死可称为涅磐、圆寂、仙游等。而一般人的死可称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等。
C.劓刑:为古代刑罚之一,意为割鼻子。古代刑罚有多种,如在额颊上刺字涂墨叫“墨刑”,将人的脚砍掉称为“刖刑”,把人的膝盖骨剔去叫“膑刑”,从腰部斩断称为“大辟”,被 “五马分尸”的商鞅受的是“车裂”之刑。
D.袍泽:“袍”和“泽”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称。《诗经•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在这里用来形容战士们互相友爱、同心同德的品质,因此“袍泽”就成了将士、战友的代名词。
6.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陈祐受封为河南西路总管时,做官独守清廉;任卫辉路总管时,在号称难于治理的地方,申明法令,注重教化百姓,深得百姓爱戴。
B.陈祐出身耕读之家,年少好学,在母亲的大力支持下发愤学习,长大后博通经史,因而为朝廷所用,父母也受到恩赐。
C.陈祐为官,无论是请求朝廷减免赋税,还是释放温、台两地被俘虏的百姓,总是把百姓放在心上,尽力为百姓谋福利。
D.陈祐考查核实庆元、台州百姓的土地,回来时在新昌遇上强盗被杀害;当地百姓请求把他留下葬在会稽,没能成功。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下车之日,首礼金季名士李国维、杨杲,咨访治道,商议古今,奏免征西军数百家诸税。(5分)
(2)捕蝗虑其伤稼也,今蝗虽盛,而谷已熟,不如令早刈之,庶力省而有得。(5分)
参考答案
4. D【解析】一是学会比对信息,明确选项区别点。二是抓住句子中的谓语成分及其他重要标志词。谓语动词如“给”字后应接“俸”作宾语。“见+称”为被动句式。“至元二年”中“至元”为忽必烈的年号。
附:翻译--时州县官以未给俸,多贪暴,祐独以清慎见称。在官八年,如始至之日。至元二年,调官法行,改南京路治中。(翻译:当时州县官吏因为未给俸禄,大多贪婪暴虐,而唯有陈祐以清廉谨慎著称,在此为官八年,始终如一。至元二年,选调官员,推行法令,调任南京路治中。)
5.C【解析】“大辟”之刑为砍头,从腰部斩断称为“腰斩”
6.B【解析】B项,陈祐父母受到恩赐,并非“为朝廷所用”之时,而是被“穆王”征召为官属时,为张冠李戴。
7.(1)到任那天,(陈祐)首先拜会金末名士李国维、杨杲,(向他们)咨询访求治理政事的方法(请教治世之道),研究议论古今得失,上书请求免去征西军几百家的各种赋税。
(关键词“下车”“礼”“咨访”“商议”各1分,语句通畅1分)
(2)捕捉蝗虫是担心蝗虫会损伤庄稼,如今蝗虫虽多,但谷物已经成熟,不如让(百姓)早点收割庄稼,也许可以省力而有收成。
(关键词“虑”“盛”“刈”“庶”各1分,语句通畅1分)
附文言文翻译:
陈祐,又名天祐,字庆甫,赵州宁晋人,其家世代以农为业。祖父陈忠,精通经史,乡里皆尊他为师。陈祐自幼好学,家里贫困,母亲张氏曾剪发换书让他读,他长大后博通经史。当时诸王可自己征召官属,宪宗三年,穆王府任命陈祐为该府尚书,赐给他父母十铤银、一套锦衣。穆王的封地在陕、洛,上表推荐陈祐为河南总管。到任那天,(陈祐)首先拜会金末名士李国维、杨杲,(向他们)咨询访求治理政事的方法(请教治世之道),研究议论古今得失,上书请求免去征西军几百家的各种赋税,提出二十余件有利于人民的事,请朝廷施行,都得到朝廷的采纳。
世祖即位,将陕、洛地区划为河南西路。中统元年,任命陈祐为河南西路总管。当时州县官吏因为未给俸禄,大多贪婪暴虐,而唯有陈祐以清廉谨慎著称,在此为官八年,始终如一。至元二年,选调官员,推行法令,调任南京路治中。恰逢河南东部发生蝗灾,徐州、邳州尤为严重,官府急切令百姓捕捉。陈祐部署几万民丁来到那里,对左右官员说:“捕捉蝗虫是担心蝗虫会损伤庄稼,如今蝗虫虽多,但谷物已经成熟,不如让(百姓)早点收割庄稼,也许可以省力而有收成。”有人认为不经上级批准而擅自行动,不能(这样)做。陈祐说:“为救民而获罪,我也甘心。”当即命令捕蝗的人回去收割,两地百姓都依赖他而受益。
至元三年,朝廷因为给陈祐降职没有理由,就赐给陈祐虎符,授嘉议大夫、卫辉路总管。卫辉是四方交通必经之地,一向号称难以统治。陈祐到任后,申明法令,建立孔子庙,修比干墓,而且请求朝廷列入典章中记录。等到他离任后,这里的百姓为他立碑以歌颂他的德行。
至元六年,设置提刑按察司,首先任命陈祐为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朝廷大举伐宋,派陈祐征调军队,山东百姓多逃避,听说陈祐来,都说:“陈按察来到这里,一定不徇私情。”百姓都出来应征,征调如期完成。十三年,授陈祐为南京总管兼开封府尹。官吏多惊慌失措,陈祐于是对他们说:“何必如此惊慌!你们以前是盗跖,而今做颜渊一样的人,我就把你们当颜渊对待;若以前为颜渊,而今做盗跖,我就会把你们当盗跖对待。”于是这些官吏安分守己,谨言慎行,不敢违法。十四年,调浙东道宣慰使。当时江南刚刚平定,元军俘虏温州、台州百姓男女数千口为奴,陈祐全都强行释放归家。不久,行省征收百姓和商人的酒税,陈祐提出:“战争之后,对于遭受兵力之苦的百姓,应宽大怜恤。”朝廷未回复。
朝廷派陈祐去查核庆元、台州的民田。回来行至新昌,遇到玉山乡盗贼,他猝不及防,被杀害,享年五十六岁。朝廷赐给他“忠定”的谥号。江浙父老请求葬他于会稽,未获批准,便立祠纪念。陈祐能诗能文,著有《节斋集》。
本篇内容由国学启蒙网 yebeta.com 为您整理。如果觉得文章对您学习考试有帮助,欢迎把国学启蒙网推荐给更多的古文学习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