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赠黎安二生序》古文阅读标准答案及原文译文解析赏析,是由国学启蒙网从海量的中小学考试试题中精选而来,为广大师生和古文爱好者提供标准答案和翻译解析。以下为正文内容。
《赠黎安二生序》北宋文学家曾巩所写的一篇散文作品。作者针对黎生提出的写作古文遭到时人非议讥笑一事,表明自己的见解,委婉地告诫黎、安二生不要因怕他人嘲笑就去迎合世俗,放弃原则,热情鼓励他们要有勇气走自己的路。
【原文】
赵郡苏轼①,余之同年友也②。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③,称蜀之士④,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⑤,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读其文,诚闳壮隽伟⑥,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⑦,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⑧,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⑨。将行,请余言以为赠。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⑩,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⑾。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
余闻之,自顾而笑。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⑿,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⒀?
然则若余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⒁。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注释】
①赵郡:即赵州,治所在今河北赵县。北宋末年升为庆源府。苏轼是四川眉山人,但他的远祖、唐代文学家苏味道是赵州栾城人,所以作者称赵郡苏轼。
②同年:科举制度中称同科考中的人为同年。曾巩和苏轼同为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进士。
③遗(wèi):赠予。
④称:赞扬。
⑤既而:已而,不久。数十万言:数十万字。言,字。
⑥闳(hóng):宏大。隽(juàn):意味深长。
⑦魁奇:同“恢奇”,杰出。
⑧顷之:不久。
⑨补:充任。江陵:府名,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县。
⑩得:契合。
⑾迂阔:迂远而不切实际。
⑿道:指圣人之道,即儒家的学说。
⒀庸讵(ju):岂,怎么。
⒁择而取之:指在古文、道与时文、世俗之间的选择。
相关试题及答案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辱以顾予 顾:探望
B、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 称:称呼
C、且重得罪 重:加重
D、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示:给……看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予之知生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B、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 以其无礼与晋,且贰于楚也
C、既得之于心矣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而其材力之放纵 悚然而听之
1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黎生在快要外出做官之际,因他与安生“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请求作者为他们“解惑于里人”。
B、作者劝告二生不要“合乎世”、“同乎俗”,并希望二生“无急于解里人之惑 ”,这实际上是在勉励二生要坚持学习古文,反对俗文。
C、本文的“文眼”即为“迂阔”二字,全文议论紧紧围绕“迂阔”二字展开,表达作者对于世人所讥笑的这种“迂阔” 的矢志不渝。
D、本文也是作者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写的,议论咄咄逼人,心中愤懑一泻无遗。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 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3分)
(2) 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4分)
参考答案:
16、B解析:称,称赞。
17、C解析:A前一个“之”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之”是代词;B前一个“其” 表希望语气副词, 后一个“其”为代词;C两个“于”均为介词,可译为“从”; D前一个“而”表顺承关系连词,后一个“而”为修饰性连词。
18、D解析:作者针对“迂阔”二字发议论,是一唱三叹、抑扬吞吐,比较含蓄委婉,而不是咄咄逼人、一泻无遗。
19、⑴(3分)二生确实可以说得上是杰出特异的人才,而苏君也真可以说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了。
⑵(4分)只知道相信古人,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这就是我困顿到现在而自己尚且不知道的原因啊。
二:
23、本文作者和其同时代的苏轼、 等人,都是“古文运动”的中坚。
24、作者在第三段中说 “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是因为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25、作者认为自己的“迂阔”具体表现在 。
26、文章最后所说的“择而取之”是希望黎安二生能在古文与时文、 与 之间做出选择。
27、下面对这篇赠序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文眼”即为“迂阔”二字,全文议论紧紧围绕“迂阔”二字展开。
B、第三段的议论是就黎生所谓“里之人笑其迂阔,求言以解里人之惑”而发。
C、作者行文的意图是为了表明对世人讥笑的这种“迂阔”,自己是矢志不渝的。
D、本文也是作者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写的,议论咄咄逼人,心中愤懑一泻无遗。
28、你能否从上文的论述中大致判断出“古文运动”的基本主张?试简要概括如下:
参考答案:
23、欧阳修、王安石、苏辙、苏洵(写出一人即可 1分)
24、认为黎安二生的“迂阔”尚不如自己,都还要受到乡里的嘲笑,自己这个世上最“迂阔”的人,若向他们赠言,非但不能解除家乡人对他们的错误认识,反而会更加得罪家乡人,所以不知道能向他们说什么。(2分)
25、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 / 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2分)
26、道 世俗(2分)
27、D(2分)
28、(1)文以载道(合乎古训、文章内容力求充实、穷尽事理等内容方面的特点);(2)文章的形式应有所创新,作者有自由驰骋的笔力。(写出一条2分,两条3分)
【译文】
赵郡苏轼,是和我同年科考的学友。他从蜀地写信寄到京城给我,赞扬蜀地的学士黎生、安生。不久黎生带着他的文章几十万字,安生带着他的文章也有几千字,屈驾前来看我。我读他们的文章,确实气势壮阔,风格雄伟,善于反复辨析,把事理说得很深透.他们的才情、笔力奔放,似乎是不可估量的。他们二人确实可以说得上是特别杰出的人才,而苏君也的确可以说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了!
不久以后,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临走的时候,请我写几句话作为赠别。我说:“我对你的了解,已经放在心里了,还需要用言辞表达出来么?” 黎生说:“我和安生学习古文,同乡邻里都讥笑我们,认为是迂阔。现在请您写几句话,是想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看法。”我听了这话,想想自己,不禁笑了。
世上迂阔的人,有谁比我更厉害呢?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这就是我为什么困顿到现在而自己尚不知道的原因啊。世人的迂阔,有谁比我更厉害呢?现在你们的迂阔,只因文章不合世俗,这不过是小的迂阔罢了,还担心被同乡邻里讥笑,像我的迂阔可就大了。如果你们拿了我的话回去,将要得到更多的责怪,岂能只停留在讥笑上呢?既然这样,那么我将对你们说些什么好呢?说我的迂阔是好的,可是它的祸害却是这样;说它不好,那么虽然可以迎合现代,但一定违背古训,有附和流俗的地方,就一定背离圣贤之道了。你们还是不要急于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认识吧,这样就一定能够在古文、时文;道、世俗这方面作出选择。
我于是写了这些话赠给二位,并且拿给苏君看,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创作背景
这是一篇应黎生之求而写的赠序,写于治平四年(1067)。黎安二生是苏轼写信推荐给曾巩的朋友。安生和黎生一同学习古文运动所批判的骈文,他们从四川拿着自己的文章来京师就正于曾巩,也是“以文会友”之意。不久后,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行前,曾巩应黎生、安生之请,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
赏析
这是曾巩撰写给同年好友苏轼推荐的两位青年 (黎生和安生) 的赠序。这篇赠序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赞赏了黎生和安生的文章和其人; 第二层,继由黎生之口,提出了迂滞疏阔——不合时宜、不切实际的问题; 第三,针对上述问题,阐明古与今、道与俗的矛盾,并以自己为例,激励二生要 “信乎古”和“志乎道”,不要与世俗苟同。此序作者态度鲜明,说理精辟,层次清晰,侃侃而谈,文笔酣畅。
全文只三百七十余字, 共分三段。首段叙述黎、安的来历。黎、安二生都为蜀人, 但并不曾与曾巩相识。作者曲尽笔意先写好友苏轼来信引荐之故,“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 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曾巩和苏轼都是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 又都是文坛上两颗相映生辉的星座, 苏君的推荐是曾巩留意黎生、安生二人的重要原因, 并非无故牵扯。不久,黎、安二生就各持其文来见曾巩, 于是作者读黎生“数十万言”, 安生“数千言”的文章, 感到二人文章实在是“闳壮隽伟, 善反复驰骋, 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 若不可极者也”, 给予了很高评价。且由文及人, 想到黎、安二生确是“魁奇特起之士”,而苏轼也如伯乐识马, 善荐才子, 令作者感喟。
第二段紧接着便写赠言之故, 并以“迂阔”为中心层层展开。但作者题目云赠“二生”, 文中却单提参军黎生求赠言, 因“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 将行, 请予言以为赠”, 作者便说既然已经心契相知, 就不需要写序言表达出来。 于是从黎生的答话中牵引出安生, 实际上这是补救之笔,关键是道出了文章的主旨“迂阔”。“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 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 盖将解惑于里人。”至此, 将赠言之故委婉表达,而作者闻言之后, 感触颇深, 因其笑迂阔一语, 即从“迂”字生情, 将己扯入,而“世之迂阔, 孰有甚于予乎?”作者将自己的迂阔概括为知信古而不知合世, 知志道而不知同俗, 说似自嘲, 实则自况, 是对自己人生态度的肯定。作者因博学知古而兴趣高远, 显出与世不同的特性来;因矢志于圣人学者之道而超尘拔俗, 因此难免招致世俗的毁誉, 而作者仍独善其身, 径直前行,“困于今而不知”,“迂阔”之大, 无人堪当比拟。而作者以己“迂”之大, 更进一步、更高一层论述“迂”的含义, 令人心领神会, 议论极为得体。作者以自己虽长期受世人嘲笑, 也绝不苟合世俗, 以至于“困于今而不自知”的坚定态度和忘我精神为例, 心平气和地劝勉对方, 分析利弊,处处为“二生”细心着想, 毫无师长训示晚辈的架子, 反而使人从他为自许自叹中受到教益和鼓舞。因此, 他说“二生”的“迂”和作者的“迂阔”相比,其“迂”甚小,如果“使生持吾言”回故里,那么,“庸讵止于笑乎?”这种慨叹,实际上是以反问的语气鼓励“二生”坚持自己的道路,不必顾虑世俗之人的非难嘲笑。
感慨之后,第三段一开始便照应前文,从正面写赠言之意,仍以“迂”字为中心,极抒笔墨,大肆渲染,“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右;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文中反复突出了二者的矛盾:如果说作者的迂是好的,而黎、安二生担心的正是这个,如果说它是不好的,那么就能迎合世俗而违背古之天理,流于庸俗而悖于圣人之道,其实作者一直在肯定自己“迂阔”的人生态度,也在晓喻黎安二生坚定自己的信念,不为世俗的毁誉困扰,方能有所成就的所谓主人之道。“解里人之惑”和“知古”“志道”是两种不可调合的人生态度,这只能凭一个人的志向去取舍、追求,作者不能越俎代庖,因此作者在阐明二者的高远浅近后,留给黎安二生“择而取之”,同时也以“并示苏君”照应了开头部分提及的由苏轼介绍和作者给黎安二生写赠序的缘起,首尾相应,环环相扣,可谓构思缜密。
本文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递进法,即一层接一层,一层高于一层,层层递进,顺序论述,《古文观止》按云:“文之近俗者,必非文也。故里人皆笑,则其文必佳。子固借迂阔二字,曲曲引二生入道。读之觉文章生气,去圣贤名教不远”。本文通篇以“里人笑为迂阔”一语步步引发,从作文上引到立身行己上去,命题落落大方而论事又细致入微。文章读来似嘲似解,总是自信十足,而以迂阔与不迂阔听人自择,厉中带婉,意尽其意,文尽其妙。通观全篇,“无法不备、无处不切”(《古文笔记注》),文章短小精悍,而内容丰厚,古今并举,涵含颇深。特别是其中论志道知古之说,对读者选择人生的道路仍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此文风格虽逊于韩愈、苏轼之文的奇变恣肆,却也自成一格,醇稳质实,广为人们诵读。可见,曾巩名列八家确有其独特高妙之处,明代的朱熹就非常喜欢曾巩的文章。曾巩文章纡徐百折,转入幽深,能曲尽笔意,从这篇文章就可见一斑。
本篇内容由国学启蒙网 yebeta.com 为您整理。如果觉得文章对您学习考试有帮助,欢迎把国学启蒙网推荐给更多的古文学习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