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哀郢(其一)》诗词阅读标准答案

陆游《哀郢(其一)》诗词阅读标准答案,是由国学启蒙网从海量的中小学考试试题中精选而来,为广大师生和诗词爱好者提供标准答案和翻译解析。以下为正文内容。

哀郢(其一)
陆游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
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
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
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注释:①公元1166年,陆游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而被罢黜回乡。在家乡穷居四年后于公元1170年出任夔州通判。初夏,他从家乡出发,九月过荆州(今湖北江陵,为战国时楚故都郢,)写下此诗。 ②灵均:屈原的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是说楚国远承商周两代的王业,国运由来久长,在发展鼎盛时期,曾和齐晋结盟,对抗强秦。
B.颔联说当年章华台上的歌舞,早已寂寥无声,但是云梦泽风烟迷蒙,苍茫阔大,气象依旧。
C.颈联想象当年郢都宫殿野草滋蔓,雁群时时飞起;被盗掘的荒坟野冢,成了狐兔藏身之所。
D.此诗以叙述起笔,以抒情落笔,中间两联写景,在对历史的追忆和景物的描写中抒发炽烈的情怀。
16.本诗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⑴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
B.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绝句》)
C.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苏台览古》)
D.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⑵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2分)
李煜《虞美人》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表达感慨:“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7. 陆游的诗《哀郢》和《书愤》都运用对比和用典的手法来抒发情怀,请你结合诗句从对比或用典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有何不同?(6分)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对比手法是古诗文常用手法之一。王安石在分析了“志、力、物”后,对人们的两种做法进行了对比:“然力足以至焉,          ,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诗经·氓》中的“         ,          ”,在婚后女子行为无偏差和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对比中让女子对男子非常失望。而《窦娥冤》中好人和坏人不同命运的对比:“        ,       ”让窦娥对天地提出了控诉。

参考答案
15.C(3分)
16. ①B项(运用的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反衬手法)(3分)
②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2分)
17. (共6分)
答案示例:《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二句概括的抗击金兵的辉煌过去与“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眼前功业未就,却已衰老形成鲜明对比。表明自己空有报国之志,但老而无成的悲愤。《哀郢》前三联以楚国昔日的兴盛与今天衰落败亡进行对比,抒发作者物是人非的感叹,揭示出历史发展之无情。
《书愤》以“塞上长城”的典故,表明诗人立志捍卫国家,扬威边地;又以“出师一表真名世”用典明志,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追慕先贤的业绩,叹息南宋朝廷中就没有一个可以与之相比之人,表达了诗人对朝廷不思恢复中原的气愤和一腔郁愤的爱国之情。《哀郢》的尾联以“灵均恨”典故,表达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忧国之心不老之情,诗人与屈原经历相似而产生强烈共鸣,怎不“志士千秋泪满裳”? 总之诗人借屈原的千古遗恨来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
18.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女也不爽,士贰其行;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6分)

本篇内容由国学启蒙网 yebeta.com 为您整理。如果觉得文章对您学习考试有帮助,欢迎把国学启蒙网推荐给更多的古文学习爱好者。